Development Studies: 發展研究筆記(一)

Pei Hsuan
12 min readJun 8, 2018

--

I. 發展研究: 典範與其歷史背景

Development has often been used to justify policies designed to benefit national and global elites.

Development一詞在二戰後蔚為潮流,出現在多個不同的領域中,合理化各式各樣的組織、政策以及其目標。然而以發展之名所進行的各種行動,卻往往可能導致失敗的結果,因此需要人們重新釐清何為發展?發展應如何落實?或者是否人們應該停止追求發展?

Development studies觸及第三世界相關許多領域,包含經濟、民主、性別、資本流動、農村發展等等,其在各個領域的進程可被大略分為colonialism, post-colonialism, Washington Consensus及Post-Washington Consensus。而其研究目的是了解發展作為一個過程,是誰在推動發展、誰從中獲利、誰在過程中被壓榨,發展計畫中的權力關係以及整體社會是否真正"improve"。

Development往往被視作在二戰結束用用以解救新興國家於共產主義(rescue recently liberated countries from the lure of communism)的策略,以及將他們導向一條資本主義大道的計畫。

“development as a form of imperialism, the imposition of an idea advanced in the interests of imperial rule.” — Tucker(1999)

追求發展的概念可以追溯回十八世紀的「進步觀(idea of progress)」,希望透過「工業化」與「民主化」來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其在二戰後往往體現在提供經濟與技術支援給經濟落後國家之上。在1945年前後,對於發展相關理論與實踐經歷過數次典範轉移,以下將簡單分期列出,並在後續的系列中重點闡述:

1950s–1960s: Developmentalism

此時期的development在個人而言往往被定義為金錢收入(incomes),而在結構上而言則被定義為工業化與現代化。其牽涉七個特徵:

1)實體與金融資本的累積(the accumulation of physical and financial capital)

2)將其資本投資工業(investment of this capital in industry)

3)國家扮演缺席的資本階級的角色進行投資、協助創業以及管理(state practices as capitalist class for investm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in the absence of endogenous capitalist class)

4)將重要的工業與生產部門國有化(the nationalization of economic enterprises in strategic industries and sectors)

5)進口替代以提高薪水,擴大內需市場(inward orientation of production together with increasing wages and salaries to expand domestic market)

6)以國家補助及制度保護企業免於他國的競爭壓力(subsidized support and regulation to protect the firms from competitive pressures of the would economy)

7)在生產裝備及社會制度上進行現代化,以經濟成長為導向(moder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pparatus as well as state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to function for economic growth)

結論上,當時的發展計畫由國家來領導進行硬體與軟體的現代化;工業是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而發展的指標便是累積的資本額,相信在國內累積的資本額會自然地向下涓滴(trickle down)並造福各個階層。以經濟與工業的現代化為目標的development自然伴隨著對西方文化以及制度的接納(the adoption of Western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practices)。即便部分Marxist質疑資本導向的做法,也贊同由國家來主導經濟發展。

1970s: Liberal Reform

至1970s出現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包含失業率升高與通貨膨脹,原先的發展模式受到了同時來自左派與右派的挑戰。整體方向開始檢討並轉向社會改革,即開始將發展以經濟以外的社會因素來定義。與此同時,部分social liberalism的學者也開始主張一個更加participatory, people-centred 的方法總體而言,1970年代晚期的發展以三大特色為主:經濟現代化(economic modernization), 社會改革(social reformism,相對於較為革命性的社會主義)以及社會自由主義(social liberalism,市場導向並提倡公民權利)。

而在較為邊緣的左派發展研究中出現的是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ies),其包含許多學者互有差異但相似的理論,主要指涉一個國家的發展狀況取決於它在'the world capitalist system'中的位置,此系統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允許資源從邊緣periphery/貧窮poor/低度發展underdeveloped的國家被導入富有、核心國家“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 — Gynder Frank(1967)

其並不盡然指涉這種依賴關係是必然是一種壓榨,或阻擋了邊緣地區的資本發展,但是卻創造了一個有利於核心地區發展資本的模式。例如metropole/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的發展建立於落後地區的underdevelopment。Trickle down effect的失效導致了愈多對於原先發展模式的指責以及意圖進行激進社會改革的壓力。

“Grow with efficiency and equity.”

為了緩解其壓力,主流開始轉向自由主義改革(liberal reform)。儘管此時期開始更注重人民的參與,國家仍然是改革的主導者。並且比起原先單純以經濟為指標,其發展模式加入人民的社會面相(教育、健康、社會福利)、 解決貧窮、 提升生產資源(e.g.土地改革)、重新分配市場生產的價值(e.g. 稅制)、加入農村與農業發展。

1980s: Neoliberal World Order

至1980s,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起飛, 其主張free-market capitalism的利益,而國家(state)則被當作發展的問題而非發展的agency。其主張發展應該基於有效率的市場,免於福利國家國家制度的限制(the efficacy of market liberated from the regulative restrictions of the welfare-developmental state)。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Levitt(2017)指出,在1986年,UN發表了Declaration on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表達其接納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做為人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每個人都有權利參與、貢獻以享受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等各方面的發展。然而在neoliberalism的影響下,該項宣稱僅僅是幫助西方國家以globalization之名在第三世界的國家擴散其影響力。即便是著名的1948年的UN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也從原本涵蓋經濟與社會面的collective right被重新詮釋成individual human rights.

在1980年代開始,由World Bank與IMF此二個 Bretton Woods Institutions 主導的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mes(SAPs)便代表了絕大部分第三世界的經濟改革模式:私有化(privatization)、去管制(deregulation)、降低貿易障礙(the reduction of trade barriers)等等,試圖將其改造成市場導向的經濟模式。

John Williamson於1989年根據 Washington-based institutions(如IMF、World Bank)針對拉丁美洲主要的政策與改革項目整理出了著名的Washington Consensus,其包含十大共識,包含:

a)加強財政紀律(fiscal discipline)

b)將政府開支導向高經濟效益與社會基礎建設,如健康、教育、基礎建設(public expenditure redirection)

c)稅制改革以降低邊際稅率並擴大稅基(tax reform to lower marginal rates and broaden the tax base)

d)自由化利率(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e)高競爭力的匯率制度(a competitive exchange rate)

f)貿易自由化(trade liberalization)

g)外資自由化(liberaliz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

h)私有化(privatization)

i)去管制化以鼓勵新的企業及競爭力(deregulation to encourage entry of new firms or competition)

j)保障私人財產權(secure property rights.)

1990s-2000s: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 re-inclusive development

至1990年代,free-market capitalism並不足以減少貧窮並讓第三世界國家穩定發展的跡象已經開始出現,特別是於1990s於East Asia與Latin America的金融危機。 儘管整體自由市場與經濟導向的走向並沒有改變,新的發展模式試圖納入更多社會議題以及更多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如環保議題、農村發展、性別與財富重分配。

Joseph E. Stiglitz(2001)點出這代表著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的來臨,即一個相較之下更加inclusive, sustainable, egalitarian and democratic form of development. Williamson(2005)列出以下幾點:

  1. 穩定經濟與通貨膨脹
  2. 試圖改進金融管制,不再完全仰賴市場
  3. 仍舊採取競爭性政策
  4. 考量到「善治(good governance),試圖改進政府效率(government efficiency),不再一昧縮小政府的角色
  5. 提升人力資本,培養個人能力
  6. 致力於將技術導入發展中國家

21th-today: Critical counterpoints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以下為與orthodox development theory不同的發展理論,以及他們在不同時期與地區的地位:

  1. 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可被追溯回1960年代的neo-Marxist dependency theory,其理論建立在資本主義無法在發展中真正有助於解放結構性的經濟壓榨與壓迫(emancipation from structures of economic exploitation and oppression),然而卻被東亞國家在1970-80s的發展所否認,一直到近年來才重新在Latin America出現。
  2. 發展主義(Developmentalist):以國家為主的發展模式。有鑑於1980s之後SAPs的失敗,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ECLAC)的部分經濟學家試圖重新調整市場和國家之家的平衡點,而以UN及World Bank主導的post-Washington Cansensus也試圖提供一個更加全面的框架以協助發展中國家的政府主導其發展。
  3.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orthodox development theories往往以經濟為導向,其考量的要素多為資本、基礎建設、技術、機器、自然資源或人力資本。 而社會資本作為「建立於社會連帶關係的互助與交換模式(norms of reciprocity and social exchange based on relations of social solidarity)」,可以幫助貧困者有更多接觸到資源的管道,並且在社群的基礎上進行自助發展。World Bank試圖賦能(empower)窮困者並使之成為除了政府及private sector以外在發展中的能動者,然而卻被批評僅僅是為了political demobilization, 將他們的目標從更為激烈的社會革命轉移開。
  4. Marxist: 其理論主要有兩種貢獻:其一是Maexism中由農業社會轉變為資本主義的理論協助了解資本主義發展作用於壓榨 「無限制的剩餘農村勞力(the unlimited supply of 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ur)」(Raul Delgado Wise)。其二是將發展當作帝國主義的延伸。
  5. Post-development: 該理論認為整個發展計畫以及相關計畫事實上僅僅是一種「殖民大眾心理(a way of colonizing the minds of people)」的概念,僅僅是neocolonial subjugation的另一個型態。
  6. Social and solidarity economy(SSE):此概念出現於1980s早期以作為另一種打擊貧窮與不平等的經濟模型;然而其卻在1990s成為其中一個發展典範。其意圖發展一個基於社會資本與社會連帶的經濟型態,同時主張分權式的治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