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 | 電腦小白的科普文系列四:螢幕+顯示卡

Pei Hsuan
9 min readMar 8, 2017

--

上一篇:【不專業 | 電腦小白的科普文系列三:硬碟】

前情提要:

「如果對電腦進行比喻的話,那麼可以說CPU便是一個人的大腦,RAM就是一個人的辦公桌。當辦公桌愈大,則可以同時處理的工作便愈多,但也要在大腦(CPU)可以應付的範圍內。然後所謂的硬碟便是抽屜,可以存放各種資料,如果是SSD的話,就是可以快速把資料收納或取出的抽屜,等於是加大版的辦公桌。」

由以上可知,筆電的五大要素:

  1. 處理器(CPU)
  2. 記憶體(RAM)
  3. 硬碟(C槽、D槽)
  4. 螢幕(尺寸、面板)
  5. 電池

繼上一篇討論過硬碟,這一篇要來討論不同螢幕的差別、如何挑選螢幕,以及解釋顯示卡的作用。

開始囉:)

如果是單純做為文書機,螢幕通常不會是個太大的重點。在開始寫文章之前我個人也對於如何辨別螢幕的好壞一竅不通,畢竟螢幕並不像其他零件,可以用容易理解的「運作速度」、「消耗功率」來判斷。但其實做為電腦重度使用者,螢幕多多少少會影響眼睛的狀況跟使用體驗,因此了解一下怎麼比較螢幕也是滿重要的。

先來看看一般的商場中,成品電腦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螢幕資訊:

稍微整理一下PChome中會看到的關於筆電螢幕的規格

就跟筆電的其他組件一樣,螢幕的規格也需要解讀。以下會提出幾個挑選筆電時務必要問的問題:

1. 尺寸

基本上尺寸的大小還是視個人需要,包含攜帶重量、桌面空間、主要用途;比較少被提及的是,螢幕並不是單純只有「幾吋」這樣的差別,同時也有不同「長寬比的不同」。

目前的主流多半是寬螢幕(16:9),此前是16:10,再之前是4:3。

(source: https://randle.wordpress.com/2009/02/23/screen-size/)

螢幕比例會影響到例如頁面的呈現、影片是否會有黑邊,因為目前的面板廠商已經多半只生產更有利潤的16:9,除了iMac仍舊有4:3,基本上消費者沒有什麼選擇,在此就不特別做優劣的比較,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查看16:9和4:3的愛恨情仇。

2.解析度

在買電腦時看到的電腦解析度,多半會是兩組,例如:FHD(1920X1080)

以下先以主流16:9的螢幕提供一個對照的表格:

(source: 要如何確認影片的解析度)

其實最先HD的等級制是在形容影片的規格,也最好理解,便沿用到電腦螢幕的解析度。而數字又代表什麼呢?那代表的是「解析度」,也就是「像素的數量」

事實上影片是否清晰,牽扯到「尺寸、解析度、點距」三者,理解之中的園裡有助於自行調整電腦螢幕的解析度到最清楚的狀態。

尺寸:電腦螢幕的大小。

解析度:同一面積中有多少個像素(可以將像素想像成小小的正方形格子)。

點距:像素之間的距離(可以想像成像素的邊長,點距愈大則像素愈大)。

因此基本上三者可以形成以下的關係:

同尺寸、同解析度,點距就一樣

同尺寸,解析度愈大,點距愈小

同解析度,尺寸愈大,點距愈大

同點距,尺寸愈大,解析度愈大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解析度愈大不一定會看得愈舒服:如果螢幕尺寸很小,卻是高解析度(同個面積塞了更多像素),則代表點距(像素面積)愈小,而我們在螢幕上看到的字與圖像,其是由幾個像素組成都是固定的,如果像素面積變小,等於我們看到的字或圖像也會變小,如同以下的對比:

a. 800 x 600

因為解析度調低,所以電腦也字動把尺寸變成4:3,點距才可以盡量維持,不要變成過大的像素顆粒,但仍然可看出點距變大(像素顆粒變大,所以字體也變大)。

800x600:因為解析度調低,所以電腦也字動把尺寸變成4:3,點距才可以盡量維持,不要變成過大的像素顆粒,但仍然可看出點距變大(像素顆粒變大,所以字體也變大)。

b. 1366 x 768

解析度調高,可以呈現更多內容,基本上線條也更細膩,但是相對的字體卻小,因為點距縮小(像素面積縮小,但每個字要用的像素數量是一樣的)

1366x768:解析度調高,可以呈現更多內容,基本上線條也更細膩,但是相對的字體卻小,因為點距縮小(像素面積縮小,但每個字要用的像素數量是一樣的)

而如果想維持一樣的解析度(畫面的細膩度),卻覺得字體太小的話,有另外一個可以調整的地方:

【控制台-硬體和音效-顯示】中可以調整單一項目組成的像素顆粒數量,等於就是等比例放大,但不會有損於清晰度

3. 液晶種類 — 可視廣角

在這邊要解釋的是三種液晶種類的差別:IPS、TN、VA三種面板

首先來看一下螢幕的結構:基本上可以分為「液晶」(Liquid Crystal)「背光」(Backlight),這個段落要討論的是前者。

一台螢幕裡面包含了許多元件,而呈現畫面讓我們看的部份就是液晶面板。這邊先把液晶面板大致上分為兩個部份講解,液晶玻璃與背光模組。我們看的畫面,就是液晶玻璃中的液晶分子去動作所呈現出來的。然而,液晶分子本身並不會發光,所以必須要有背光,讓光透過液晶分子,這樣才看的到畫面。

(quote from: [整理] 2015下半年,台灣非TN螢幕選購指南)

雖然液晶面板的種類會造成的影響繁多,各有各的優缺點,簡單整理如下。而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價錢,另一方面是「可視廣角」,也就是「當我們並非正坐在螢幕前,而是偏左或者偏右時,螢幕所呈現出來的色彩會不會有差異。」

基本上IPS螢幕的效果最好,但是也最貴,因此在電腦規格上如果有明寫出來的話多半都是IPS居多;而沒寫出來的,可能多半就是默認的TN面板了。我個人使用電腦並沒有非常在意顏色,因此覺得選擇便宜的TN面板也不差就是了。

4. 亮度

接下來要討論的是螢幕結構的「背光」(Backlight),這個部分最重要的功能在於供應充足的亮度均勻的光源。

背光面板基本上分為我們都很耳熟能詳的LCD及LED兩種(雖然此處LED不是真正完全採用LED的技術,而只是做為背光),以下重點比較二者的特性:

一般而言LED也是較為高級而昂貴的選項,而LED也不只有單純的一種,而有OLED、WLED等不同的細項,但大致而言還是可以區分為LCD與LED兩大族群。

5.霧面/鏡面

因為手機保護膜也有分為鏡面(亮面)與霧面的差別,大家應該對這個概念頗熟悉,以下就仍簡單比較:

我個人還是會推薦霧面的螢幕,畢竟價錢相差並不大(或自己去買霧面貼),但是對於常帶著筆電到處跑的人而言,反光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也會想多多少少降低對視力的傷害就是了。

【顯示卡】

提到螢幕,其實多半都會有另一個疑問,那顯示卡呢?這兩個是不是有關?

技術上來說,顯示卡其實更加接近CPU。但是經過我不精確的民調,以及參考我自己的經驗,「顯示卡」這個名詞其實非常容易直接使人聯想到作為顯示器的螢幕,因此我將兩者擺在一起討論。

在這個系列每篇文章的最上頭,都有這個比喻:

「如果對電腦進行比喻的話,那麼可以說CPU便是一個人的大腦,RAM就是一個人的辦公桌。當辦公桌愈大,則可以同時處理的工作便愈多,但也要在大腦(CPU)可以應付的範圍內。然後所謂的硬碟便是抽屜,可以存放各種資料,如果是SSD的話,就是可以快速把資料收納或取出的抽屜,等於是加大版的辦公桌。」

其中CPU被比喻成大腦,要處理各式各樣的訊息,當然也包括「把訊息從主機傳到顯示器(螢幕)」的這個工作。一般來說,每個CPU內都有自己的「內建顯示卡(簡稱「內顯」)」來處理這個工作,可以在以下的地方查看:

但是如果遇到打遊戲等等需求高的狀況,那麼就可能需要另外一顆大腦來協助作這個運算,也就是「GPU,獨立顯示卡(簡稱獨顯)」。有獨顯的好處就是畫面會更細緻、速度更快,但同時也會更加耗電,機體會更容易發熱。

提供強大的表格比較各家的顯卡:NVIDIA AMD和Intel所有顯卡等級總排行

基本上,獨立顯示卡聽起來強大,卻並不一定是所有人需要的,同樣也是虛樣大家衡量自己的需要再下決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