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 | 電腦小白的科普文系列二:記憶體(RAM)

Pei Hsuan
7 min readJan 3, 2017

--

上一篇:【 不專業 | 電腦小白的科普文系列一:CPU】

前情提要:

「如果對電腦進行比喻的話,那麼可以說CPU便是一個人的大腦,RAM就是一個人的辦公桌。當辦公桌愈大,則可以同時處理的工作便愈多,但也要在大腦(CPU)可以應付的範圍內。然後所謂的硬碟便是抽屜,可以存放各種資料,如果是SSD的話,就是可以快速把資料收納或取出的抽屜,等於是加大版的辦公桌。」

由以上可知,筆電的五大要素:

  1. 處理器(CPU)
  2. 記憶體(RAM)
  3. 硬碟(C槽、D槽)
  4. 螢幕(尺寸、面板)
  5. 電池

繼上一篇討論過CPU後,本篇將討論記憶體(RAM)。記憶體時常與硬碟搞混,因為這二者都是負責存取資料的裝置,以下先做個小小的比較:

【關於記憶體(RAM)】

RAM的全名是 Random Access Memory,顧名思義,也就是「緩存資料」的空間。與硬碟相反的是,存在硬碟中的資料就算重新開機後還在,但存在RAM中的資料重新開機後就沒有了;因此可以想像例如我們現在開啟的網頁、沒有存檔的文件等等,都是在RAM的區域。

可以在控制台找到RAM的容量:

可以在【控制台-系統安全性-系統】查到處理器與記憶體(RAM),右鍵【我的電腦】亦可

或者在買電腦時也是很重要的規格之一:

記憶體有什麼用呢?它的目的是作為CPU和硬碟中間的中轉站,因為硬碟讀取的速度非常慢,需要一個暫時放置資料的地方。以上面的譬喻而言,就好像當今天你沒有書桌來暫時置放,而只有抽屜,就必須不斷從抽屜中拿取資料,也必須不斷把資料放回抽屜裡,這將會耗費非常多時間。

圖表中的紅線是CPU,綠線是RAM。這個表顯示即便CPU具有很高的效能,但是在RAM無法支援的狀況下,整體的效能還是會被拉低。

接下來就要討論兩個問題:RAM要如何挑選?種類與規格又有哪些?

(1)要如何挑選RAM呢?

和CPU不同,對新手而言RAM的挑選沒這麼複雜,只有一點:「看容量」。容量愈大,愈綽綽有餘,需要注意的大概是「到底怎麼判斷適合的容量?」

在最下面的工作列中按右鍵【啟動工作管理員】,並且點按最上方的【效能】後,就可以看到自己的CPU跟記憶體使用效能。因為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同,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學會查看自己的使用需要。

不過一般而言,大學生能夠負擔的價位(2萬元)的電腦多半都是4G DDR,對於使用習慣良好、不會一次打開很多程式的文書使用者而言,4G或許恰好足夠;若希望更有餘裕,或者真的很討厭當機的人,就建議升級到8G囉。

(2)RAM的種類與規格

如果是只想知道挑選成品電腦時如何看RAM的人,強烈建議直接忽略這部份,看前面「要依照哪些規格來挑選?」的部分就足夠了。但如果有跟我一樣,不是買現成的成品,而是會請店家幫忙換零組件的人,就可以來了解一下RAM的原理跟種類,必要時有點專業玩家的樣子似乎可以得到店家的優待。

基本上RAM可以分為DRAM與SRAM,而各自衍伸出來的種類相當繁雜,在此只簡單地針對筆電最常所使用的記憶體DDR-SDRAM的發展脈絡做個整理:

附上全稱:

SRAM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SDRAM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SDR SDRAM (Single Data Rate SDRAM) :單倍數據傳輸率,狹義的SDRAM

DDR SDRAM (Double Data Rate SDRAM): 雙通道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不了解上方的脈絡也不要緊,重要的是了解記憶體的組成與規格。在中國的用語中,RAM被稱為「內存條」,這個名字其實能比較直觀地呈現出RAM到底是什麼,基本上就長成這樣:

透由上圖的呈現,可以發現RAM其實也分為不同的類別,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也出現許多分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存儲晶片IC」,也就是記憶體上面的黑色方塊,雖然是晶片形狀,但令人費解地被稱作「內存顆粒」或「記憶體顆粒」。以前這些晶片是被直接焊接在主機板上,替換非常麻煩,於是後來就發明了這種可替換式的「內存條」。示意圖如下:

筆店的插槽多半是平躺的,相對桌上型則多半是直立的。

因記憶體種類繁多,如果有想要自行更換零件的人,則必須了解以下幾點:

(A)一條記憶體的容量等同於「記憶體顆粒」的加總,從最早期的512MB、2GB、4GB、8GB、16GB的單位都有。可以視電腦插槽的數量跟使用需求選擇。

(B)系統類型分成32位元與64位元,而前者的記憶體最多只支援到4G。

(C)自行購買記憶體回家組裝時,務必要先了解自己電腦的規格,否則買回的記憶體如果引腳(pin)或其他規格不同就糟了,不同的記憶體都有防呆凹槽,是裝不進去的。

電腦規格查詢軟體:http://www.lavalys.com

記憶體目前最常見的DDR系列(source: TechTarget)

目前筆電最主流的記憶體便是DDR SDRAM,也就是 Double Data Rate,運作速度可以更快兩倍。從第一代到第四代的發展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宣傳圖,目前的主流則大部分是DDR3(價位2萬)與DDR4(價位3萬)了。

簡而言之,雖然簡單透過數字或容量來挑選記憶體非常簡單,透過了解記憶體本身的原理跟規格,一方面可以更了解記憶體與硬碟的區別,不會混淆兩者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試著讓自己的個人電腦更貼合需要,畢竟對於從前只曉得升級CPU的人而言,升級RAM可有感多了。

--

--

No responses yet